急性阑尾炎是否动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以下情况需手术治疗:确诊后、儿童或妊娠期妇女、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
1.急性阑尾炎确诊后。
若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医生会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阑尾穿孔、阑尾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
此外,使用抗生素后,即使本次炎症得到控制,以后仍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病情会更加严重。
2.儿童或妊娠期妇女发生急性阑尾炎。
由于儿童的大网膜发育尚未完善,阑尾炎穿孔的发生率较高,所以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妊娠期妇女发生急性阑尾炎时,手术治疗更为安全,因为随着孕周的增加,阑尾穿孔和腹膜炎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
3.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
经过24~48小时的积极抗感染治疗后,若症状仍不缓解,或反而加重,如出现高热、腹痛加剧等,提示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阑尾切除术,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主流手术方式。
除了手术治疗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保守治疗后可能会复发,且再次发作时可能会更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如果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总之,急性阑尾炎是否必须动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可以权衡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