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起病初期有发热、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症状,1-2天后口腔现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有具“四不”特征的皮疹,婴幼儿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儿童及成人症状相对典型,成人也可能有重症表现,需关注症状变化及时处理。
一、一般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起病初期常表现为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同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患儿会表现出拒食、流涎等情况。
二、皮疹特点
手、足、臀部会出现皮疹,皮疹最初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儿的皮疹可波及四肢及臀部,数量不等。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差异及特殊情况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身体不适,可能仅表现为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需家长密切观察其口腔及手足部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表现,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
儿童及成人:相较于婴幼儿,儿童及成人的症状相对较典型,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表现较容易被察觉,但也需关注是否出现重症倾向的表现。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成人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如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时,也会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如头痛、抽搐、心慌、胸闷等。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在不同人群中有所差异,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对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