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憩室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肌层缺损形成与宫腔相通凹陷,发生与缝合技术、愈合能力等相关,表现为经期延长、异常阴道流血、慢性盆腔痛,剖宫产史女性为高危人群,还涉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可通过超声检查辅助诊断。
一、定义
子宫憩室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指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致使子宫肌层出现缺损,形成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小腔隙。正常子宫肌层呈连续完整状态,而憩室处肌层不连续、存在缺陷。
二、发生原因
主要与剖宫产手术时切口的缝合技术、个体的愈合能力等相关。例如,缝合时对位不佳、组织血供不足等因素可能影响切口愈合,进而导致憩室形成。
三、临床表现
1.经期延长:患者月经持续时间较正常情况延长,超出7天甚至更久。
2.异常阴道流血:除了正常月经出血外,可能在非经期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月经干净后仍有间断性阴道出血。
3.慢性盆腔痛: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慢性疼痛不适等症状。
四、高危人群及相关因素
剖宫产史女性:有剖宫产病史的女性是子宫憩室的高危人群,因为剖宫产手术是引发子宫憩室的主要诱因。
年龄因素:年龄并非绝对的决定因素,但一般来说,剖宫产术后随着时间推移,憩室发生的风险会因切口愈合情况等因素有所不同,但没有特定的年龄限制某一人群必然发生。
生活方式:既往有剖宫产手术的女性,若术后恢复过程中存在感染等情况,可能增加子宫憩室的发生风险;而规律生活、良好营养状态等可能对切口愈合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并非能完全避免憩室形成。
病史因素:有剖宫产病史的女性,在后续出现月经异常、盆腔不适等情况时,需高度警惕子宫憩室的可能,应及时通过相关检查进行评估。
五、诊断手段
可通过超声检查等辅助诊断,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子宫肌层的情况,发现是否存在憩室样的结构改变等,从而帮助明确子宫憩室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