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毛囊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多汗部位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无明显疼痛或轻度瘙痒,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见菌丝或孢子、培养可明确种类,与痤疮鉴别时真菌性毛囊炎真菌学检查阳性,与细菌性毛囊炎鉴别时真菌性毛囊炎真菌学检查阳性,儿童患时避免强效激素需温和抗真菌药并保持清洁干燥,老年人伴基础病免疫力低需控基础病保持清洁及时就医选合适抗真菌治疗并监测肝肾功能。
一、临床特征鉴别
真菌性毛囊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多汗部位,如胸背部、颈部等,皮疹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直径1~4mm,周围有红晕,可散在或群集分布,一般无明显疼痛或仅有轻度瘙痒;而细菌性毛囊炎多为单个红肿热痛明显的脓疱,疼痛较剧烈。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1.真菌镜检:取皮损处鳞屑或脓液直接镜检,若见到菌丝或孢子可初步提示真菌性毛囊炎,菌丝提示皮肤癣菌感染,孢子常见于马拉色菌等感染;2.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上,37℃培养2~4周,可明确致病真菌种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与其他疾病鉴别
1.与痤疮鉴别: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疹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真菌镜检及培养阴性,而真菌性毛囊炎真菌学检查阳性;2.与细菌性毛囊炎鉴别:细菌性毛囊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培养可分离出葡萄球菌等病原菌,而真菌性毛囊炎真菌学检查阳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患真菌性毛囊炎时应避免自行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因其可能抑制免疫,加重真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的抗真菌外用药,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免疫力较低,易患真菌性毛囊炎,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透气衣物,若发生真菌性毛囊炎,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且需注意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用药过程中需监测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