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缺铁性贫血需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要保证铁元素充足摄入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吸收,特殊人群如孕妇需额外补铁、婴幼儿添加含铁辅食、老年人选易吸收含铁食物,同时要预防女性月经过多及消化道溃疡等慢性失血性疾病以减少铁丢失。
一、饮食营养预防
1.保证铁元素充足摄入:日常饮食中应富含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色肉类(每100克约含2-3毫克铁)、动物肝脏(含铁量较高)、豆类(红豆、黑豆等)、绿叶蔬菜(菠菜等)。以成人为例,每日需摄入一定量的铁,一般男性约10-15毫克,女性因生理特点需15-20毫克,通过合理搭配上述食物可满足基础需求。
2.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可在饮食中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青椒等。例如,进食菠菜时搭配橙子,能显著提高铁的吸收率。
二、特殊人群针对性预防
1.孕妇:孕期血容量增加且胎儿生长发育需要铁,需额外保证铁摄入。除正常饮食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考虑铁强化食品或必要时补充铁剂,但应优先通过食物补充。例如,每日可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的摄入频率,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婴幼儿:婴儿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铁逐渐耗尽,添加辅食时需引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红肉泥、肝泥等。需注意辅食添加的循序渐进,确保婴儿能耐受并有效摄取铁元素。
3.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可能减退,影响铁的吸收,应选择易吸收的含铁食物,如瘦肉、豆类等,并保证饮食多样化。同时,需关注是否存在慢性疾病导致铁丢失增加的情况,及时排查和干预。
三、预防慢性失血性疾病
1.女性月经过多:若女性存在月经过多情况,需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以减少铁的丢失。通过控制月经过多,可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风险。
2.消化道溃疡患者:消化道溃疡可导致慢性失血,需及时治疗溃疡,如遵医嘱使用抑酸等药物,避免长期慢性失血引发铁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