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肿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儿童和孕妇需特别注意药物选择,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治疗方法包括外用、口服抗菌药物,以及热敷等。预防疖肿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提高免疫力。
1.定义和症状
疖肿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症状包括: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的结节,逐渐隆起,几天后中央会形成脓疱,随后脓疱会破溃、流脓,最后结痂愈合。
2.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通过皮肤破损处感染。
其他因素包括:皮肤卫生不良、搔抓、免疫力下降等。
3.好发人群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疖肿,但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患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也容易发生疖肿。
4.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
外用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口服抗菌药物,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如果疖肿较大或症状严重,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菌药物。
热敷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疖肿成熟。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疖肿。
5.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
避免皮肤破损,如有伤口应及时处理。
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保持皮肤透气。
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皮肤娇嫩,容易感染疖肿。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的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孕妇:孕妇在治疗疖肿时,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疖肿等感染。在治疗疖肿的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
总之,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等措施可以预防疖肿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疖肿,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