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起始部位疼痛不典型,多始于上腹部或脐周,随后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至右下腹麦氏点,初期多为隐痛或胀痛,病情进展炎症加重可发展为持续性剧痛,不同年龄人群及有特殊病史者疼痛表现有不同特点。
一、起始部位疼痛
急性阑尾炎最初的疼痛往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内脏神经定位不准确,所以疼痛起始部位不典型,多表现为模糊的隐痛或不适,一般持续数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此阶段易被误以为是胃部疾病或肠道痉挛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疼痛起始位置,常表现为哭闹、拒按腹部等非特异性表现;而成年女性在妊娠中晚期发生急性阑尾炎时,由于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上移,疼痛起始部位可能偏上且不典型。
二、疼痛转移与固定
之后疼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至右下腹,这是急性阑尾炎较特征性的表现。一般经过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疼痛会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时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固定性压痛。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躯体神经定位准确,所以出现固定的右下腹疼痛。对于婴幼儿,由于其阑尾位置随生长发育变化,疼痛转移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右下腹压痛是重要体征;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差,疼痛转移可能不明显,压痛也可能不显著,但右下腹仍可能是主要的疼痛相关部位。
三、疼痛性质变化
在疼痛过程中,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初期多为隐痛或胀痛,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加重,可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当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时,疼痛可暂时缓解,但随后会因腹膜炎的发生而出现全腹疼痛等更严重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持续的哭闹不安,难以安抚;老年患者可能疼痛表述相对较模糊,但疼痛加重时也会有躯体活动受限等表现。另外,有过腹部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由于腹腔粘连等情况,急性阑尾炎的疼痛特点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详细病史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