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毛囊炎初发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渐成丘疹性脓疱好发头面颈胸背等多毛部位,真菌性以马拉色菌为例皮疹是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周边红晕部分有脐凹油性皮肤易患,儿童头面部可现散在红色小丘疹脓疱,女性会阴部因潮湿等致局部有红肿丘疹需保持清洁干燥。
一、细菌性毛囊炎表现
1.初发表现:多起始为红色毛囊性丘疹,直径约1-2毫米,随着病情发展,丘疹逐渐变为丘疹性脓疱,脓疱中心常有毛发穿过,周围绕以红晕,皮疹可孤立散在分布。例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炎,初期症状较典型,红色丘疹迅速演变至脓疱状态。
2.好发部位:常见于头面部、颈部、胸背部等多毛部位,因这些部位毛囊丰富,易受细菌感染。儿童若卫生习惯不佳,头面部细菌性毛囊炎较为常见,可能因头皮油脂分泌、搔抓等导致毛囊感染引发红色丘疹及脓疱表现。
二、真菌性毛囊炎表现
1.皮疹特征:以马拉色菌毛囊炎为例,好发于胸背部、颈部、上臂等部位,皮疹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直径约2-4毫米,周边有红晕,部分皮疹中央可见脐凹,这是其较为典型的形态特点。与细菌性毛囊炎不同,真菌性毛囊炎的脓疱可能相对更圆润,且分布有一定的倾向性。
2.人群特点:油性皮肤人群易患真菌性毛囊炎,因为马拉色菌在油脂丰富环境中易滋生繁殖。女性若长期使用油性护肤品且皮肤清洁不彻底,也可能在相应部位出现此类毛囊炎表现,如面部T区(额头、鼻周等)可能出现类似圆顶状毛囊性皮疹。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毛囊炎:儿童皮肤娇嫩,若接触污染物品或搔抓皮肤,易引发毛囊炎。头面部毛囊炎表现为头皮或面部散在红色小丘疹,部分可发展为脓疱,需注意避免儿童过度搔抓,以防感染扩散,应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护理。
2.女性会阴部毛囊炎:女性会阴部因长期处于潮湿、透气性差的环境,且可能因穿着紧身不透气内裤等因素,易发生毛囊炎。表现为会阴部局部皮肤出现红肿丘疹,伴有轻度疼痛或瘙痒,需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减少局部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