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是儿科常见先天性腹壁发育异常疾病,因胎儿脐部为最后闭合部位出生后脐环未完全闭合,婴儿哭闹、便秘等致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易经未闭合脐环突出,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病风险高,典型表现为脐部可复性包块,体格检查可基本确诊,多数2岁内自愈,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需避免腹内压增高情况可配脐疝带,少数不能自愈或嵌顿需外科干预,早产儿低体重儿需加强脐部护理,家长勿过度按压包块,发现包块不能回纳、婴儿异常哭闹呕吐等要及时就医。
一、定义
婴儿脐疝是指婴儿肚脐部位因腹壁组织薄弱,腹腔内容物(多为肠管或大网膜)通过薄弱处突出形成的疝,是儿科常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异常疾病。
二、病因
主要与婴儿脐部发育特点相关,胎儿时期脐带根部为腹壁最后闭合部位,出生后脐环逐渐闭锁,若脐环未完全闭合,加之婴儿哭闹、便秘等致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易经未闭合的脐环突出形成脐疝,早产儿、低体重儿因脐部发育相对更不完善,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三、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婴儿哭闹、用力等使腹内压增高时包块突出,安静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包块可回纳,包块质地柔软,用手按压多能推送回腹腔。
四、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基本确诊,医生观察脐部突出包块的形态、回纳情况等即可明确诊断。
五、自然病程
多数婴儿脐疝具有自限性,可在2岁内自愈,随着婴儿生长发育,腹肌逐渐强壮,脐环多可自行闭合。
六、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重点在于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脐疝带辅助,但需注意合理使用。少数不能自愈或发生嵌顿(包块不能回纳、婴儿出现哭闹不止、呕吐等)的情况需外科干预。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低体重儿:需加强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减少腹内压增高因素,密切观察脐疝变化情况,因这类婴儿脐部发育更不完善,发生异常的风险相对更高。
家长层面:要避免过度按压脐疝包块,防止发生嵌顿等不良情况,若发现包块不能回纳、婴儿出现异常哭闹、呕吐等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处理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