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要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个人卫生及环境消毒,治疗采取对症支持,出现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儿童群体要格外留意身体状况,有基础病史儿童需更密切监测并个体化照护。
一、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传染源:手足口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需做好防护,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手。
2.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教导儿童不随地吐痰、不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等)。
3.环境消毒: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按规定浓度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
二、治疗原则
1.对症支持治疗: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对症处理。发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儿童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进行处理,避免低龄儿童过早使用特定退热药物;关注口腔疱疹情况,可让儿童多饮水,进食温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等缓解不适。
2.重症监测与就医:密切观察儿童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采取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低龄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易感染手足口病。家长需格外留意儿童的身体状况,加强日常护理,严格遵循预防措施中的各项要求,若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采取恰当的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2.有基础病史儿童: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复杂,需更加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在对症处理的同时,要结合基础病史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采取更个体化的医疗照护措施,以最大程度保障儿童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