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发常见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可通过密切接触及飞沫传播多数患儿先发热后手口足等部位现斑丘疹疱疹伴相关症状少数重症有并发症预防要勤洗手、清洁环境、避免人群聚集、增强免疫力儿童为高发人群需关注健康及时隔离婴幼儿需注重口腔清洁免疫力低下人群应避免接触或严格防护。
一、病因与病原体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发,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这些病毒可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定时间,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至人体。
二、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接触手足口病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可导致感染;
2.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近距离吸入后可引发感染。
三、典型症状
多数患儿先出现发热,随后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常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需高度警惕。
四、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勤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需严格洗手;
2.环境清洁:定期对儿童居住环境进行清洁,玩具、餐具等物品可通过阳光暴晒或含氯消毒剂擦拭等方式消毒;
3.避免人群聚集: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公共场所,降低感染几率;
4.增强免疫力:保证儿童充足睡眠,提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的均衡饮食,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为高发人群,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2.婴幼儿:护理时需注重口腔清洁,避免疱疹破溃引发疼痛影响进食,可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若必须接触需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此类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