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性早熟是婴儿在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分中枢性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激活且病因可能有先天性中枢异常等、外周性由非中枢因素致无性腺真正发育两类,评估检查含激素水平检测、骨龄评估、影像学检查,危害有影响最终身高、对心理有不良影响,怀疑需及时就医并避免婴儿接触可能含激素的环境及食物。
一、定义
婴儿性早熟是指婴儿在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女孩通常≤8岁、男孩通常≤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情况。例如,女孩可表现为乳房提早发育、出现阴毛;男孩可表现为睾丸增大、阴茎增粗等。
二、分类及相关机制
(一)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
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激活所致,下丘脑提前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导致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引发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其病因可能与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二)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
并非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激活引起,而是由非中枢性因素导致,如卵巢或肾上腺肿瘤分泌过多性激素、外源性摄入含激素的物质等,此类情况仅存在性激素水平升高,但无性腺的真正发育。
三、评估检查
(一)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测定促性腺激素、性激素等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性激素异常升高及性腺轴是否被激活。例如,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呈脉冲式分泌,且可被GnRH兴奋试验激发。
(二)骨龄评估
利用X线检查评估骨龄,判断骨骼发育是否提前,因为性早熟患儿骨龄通常超过实际年龄。
(三)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以排查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存在肿瘤等病变;腹部超声检查,用于评估卵巢、肾上腺等器官形态及结构,排查是否存在肿瘤等异常。
四、危害及应对
婴儿性早熟可能影响最终身高,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还可能对患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一旦怀疑婴儿存在性早熟迹象,需及时带患儿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评估和干预方案。同时,需注意避免婴儿接触可能含激素的环境及食物,如某些滋补品、含激素的化妆品等,以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导致性早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