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的疾病发病机制含经血逆流种植等,临床表现有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月经异常,诊断靠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测定、腹腔镜检查,治疗分药物与手术,特殊人群中育龄期关注不孕及助孕,孕期需监测病情,老年综合身体状况选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经血逆流种植是重要途径,此外免疫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等也参与其中,异位的内膜组织受卵巢激素影响,出现周期性出血、炎性反应等。
二、临床表现
1.痛经:多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
2.慢性盆腔痛:部分患者表现为非经期的盆腔持续疼痛,尤其在性交、排便等情况下加重。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较高,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4.月经异常: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等。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异位囊肿等;MRI对盆腔内异位病灶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2.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指标,但特异性不高。
3.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情况并进行分期。
四、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通过抑制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
2.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局部病变较重等情况,包括保守性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半根治性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需关注不孕问题,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可在评估后选择合适的助孕方式,同时及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提高妊娠几率。
2.孕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孕期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相关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3.老年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病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优先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