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切口感染最常见与青少年活动量大、老年患者抵抗力弱等有关,粘连性肠梗阻与个体体质和手术操作等有关,阑尾残株炎因阑尾残端保留过长等,粪瘘很少见与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盲肠壁损伤等有关。
一、出血
发生情况: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在儿童及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中相对更易出现此类情况,儿童本身凝血机制相对不完善,而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自身止血能力较差,术后出血风险更高。
相关机制:阑尾系膜的血管结扎不牢固,术后结扎线脱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腹腔内引发一系列症状。
二、切口感染
发生情况: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青少年及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青少年活动量较大,术后切口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多;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切口愈合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术后切口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
相关机制:手术过程中切口被细菌污染,或者患者自身术后抵抗力下降,细菌在切口部位繁殖引发感染。
三、粘连性肠梗阻
发生情况:与患者的个体体质以及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相对更易发生,因为之前的手术可能已经导致腹腔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粘连基础,而急性阑尾炎手术会进一步刺激腹腔,增加粘连的风险。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相关机制:术后腹腔内纤维蛋白渗出、机化,形成粘连,粘连部位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通畅性,导致肠梗阻。
四、阑尾残株炎
发生情况:多因阑尾残端保留过长,术后残株可复发炎症,类似阑尾炎的症状。在手术操作中阑尾残端处理不当的患者中易出现,比如残端保留过长或者结扎不彻底等情况。
相关机制:阑尾残端保留过长,残留的阑尾组织受到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发生炎症。
五、粪瘘
发生情况:很少见,多因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盲肠壁损伤等原因引起。在操作中对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或者盲肠本身存在病变的患者中可能发生。表现为切口处有粪便流出。
相关机制:阑尾残端结扎不牢固导致结扎线脱落,或者手术中损伤盲肠壁,使得肠道内容物通过异常通道流出形成粪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