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积食会出现食欲不振、口臭、腹胀、舌苔厚腻、睡眠不安、手足心发热、大便异常、恶心呕吐、面色发黄、精神萎靡等表现,婴幼儿需密切关注并调整饮食结构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年长儿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防止暴饮暴食致积食,处理积食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且避免低龄儿童自行服用不恰当药物。
一、食欲不振
孩子积食时往往食量明显减少,对平时喜爱的食物兴趣降低,这是因为胃肠道内食物积滞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孩子进食欲望减弱。
二、口臭
由于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发酵,产生异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表现为呼出的气体有酸臭味。
三、腹胀
触摸孩子腹部可感觉胀满,孩子可能会频繁用手揉肚子,或表现出因腹部不适而哭闹、烦躁等情况,这是因为食物积滞使胃肠道内气体和食物积聚,导致腹部膨隆。
四、舌苔厚腻
观察孩子舌头时可见舌苔白厚或黄厚,这是积食在舌象上的典型表现,反映出脾胃运化失常,有食物积滞的情况。
五、睡眠不安
孩子在睡眠中容易翻动、哭闹,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是因为积食引起腹部不适或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了睡眠质量。
六、手足心发热
触摸孩子手心、脚心有发热的感觉,多因积食导致体内气机不畅,郁而化热,从而出现手足心发热的现象。
七、大便异常
可能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大便酸臭、次数改变(如次数增多但大便稀溏且夹杂不消化物等),这是积食影响肠道正常传导功能所致。
八、恶心呕吐
偶尔会有恶心感,严重时可能呕吐出不消化的食物,是因为胃肠道内食物积滞,导致胃的排空功能受影响,出现逆蠕动而引起呕吐。
九、面色发黄
长期积食会影响脾胃对营养的运化吸收,进而影响气血生成,导致孩子面色看起来发黄,缺乏红润光泽。
十、精神萎靡
孩子整体精神状态不佳,显得倦怠,活动减少,这是由于积食使身体处于不适状态,能量代谢受到一定影响,从而表现出精神萎靡的情况。
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积食时更需密切关注,因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对于年长儿,也要引导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防止因暴饮暴食等导致积食发生,且在处理积食问题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如调整饮食、适当增加活动量等,同时要避免低龄儿童自行服用不恰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