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皮肤病的诱因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宿主方面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干燥、外伤、长期浸泡等致真菌易侵入)及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影响,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致真菌增殖),环境方面潮湿温热环境利于真菌生长,且存在接触传染源情况(人与人共用物品传播、接触感染真菌动物致病)。
一、宿主因素
(一)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皮肤作为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屏障,其完整性至关重要。当皮肤因干燥、外伤(如搔抓导致的皮肤破损、手术切口等)、长期浸泡(如频繁洗手、游泳后未及时擦干等)等因素出现屏障功能受损时,真菌(如皮肤癣菌等)便容易侵入皮肤角质层并定植繁殖,引发真菌感染皮肤病。例如,皮肤干燥会使角质层的保湿能力下降,破坏皮肤的正常微环境,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
(二)免疫功能低下
1.基础疾病影响: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功能易受影响,增加真菌感染风险。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且其机体免疫防御能力降低;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真菌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更易发生严重的真菌感染皮肤病,且病情往往较为顽固。
2.药物或治疗因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的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等,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抑制免疫细胞功能,使真菌有机会过度增殖引发感染。
二、环境因素
(一)潮湿温热环境
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此类环境利于其生长繁殖。例如,长期处于高温多汗状态的人群(如运动员、从事重体力劳动且易出汗者),皮肤表面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为皮肤癣菌等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增加了患足癣、体癣等真菌感染皮肤病的几率;居住环境潮湿、通风不良,也会使真菌在衣物、被褥等物品上滋生,接触人体皮肤后易引发感染。
(二)接触传染源
1.人与人之间传播:直接接触患有真菌感染皮肤病(如头癣、股癣等)患者的皮肤、毛发或衣物等,可导致真菌传播。例如,在公共浴池、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与患者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容易感染真菌。
2.动物源性传播:接触感染真菌的动物(如猫、狗等)也可能引发感染。如接触感染皮肤癣菌的宠物,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人体皮肤而致病,导致体癣等真菌感染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