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分为细菌股癣和真菌股癣,细菌股癣由金黄葡萄球菌等感染引发,多因皮肤微小破损、多汗或摩擦致屏障受损,局部表现红肿疼痛伴脓性分泌物等,靠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等诊断,用抗生素治疗;真菌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通过接触等蔓延,表现红斑丘疹脱屑瘙痒呈环状等,靠皮肤刮屑镜检等诊断,用抗真菌药治疗,儿童用温和安全药,女性患会阴部股癣要保持清洁干燥,有基础病史人群需控基础病促康复减复发。
一、定义与病因
细菌股癣: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多因皮肤存在微小破损后细菌侵入所致,常见于多汗、皮肤摩擦等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的情况。
真菌股癣:主要由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共用毛巾等物品或自身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如足癣)蔓延至股部而发病。
二、临床表现
细菌股癣:局部皮肤多表现为红肿、疼痛,可见脓性分泌物,炎症反应相对较明显,常伴局部灼热感。
真菌股癣:典型表现为股部出现红斑、丘疹,边界清晰,有脱屑现象,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皮损可呈环状或半环状扩展。
三、诊断方法
细菌股癣:通过采集皮肤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发现阳性球菌,必要时结合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种类。
真菌股癣:采用皮肤刮屑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若需更精准鉴定菌种可进行真菌培养,依据培养结果确定具体致病真菌。
四、治疗
细菌股癣:选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真菌股癣: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例如外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学规范选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治疗时应选择温和且经临床验证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制剂,用药前需咨询专业医生,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以降低对儿童皮肤的不良影响。
女性患者:会阴部附近患股癣时,需特别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因局部潮湿加重病情,且用药时要关注药物对会阴部黏膜的刺激性。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皮肤真菌感染或细菌感染不易控制,此类人群患股癣时除积极治疗股癣外,需重视基础疾病的管理,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股癣的康复并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