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由经血逆流、遗传等致卵巢内周期性出血形成含暗褐色陈旧血液囊肿,有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不孕、月经异常等表现,超声等可诊断,可药物或手术治疗,育龄女性备孕前评估病情孕期监测,更年期需关注异常出血,有家族倾向人群定期检查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与病因
子宫内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于卵巢并周期性出血,逐渐形成内含暗褐色黏稠陈旧血液的囊肿。其病因可能与经血逆流、遗传因素、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经血逆流使子宫内膜细胞种植于卵巢等部位,遗传易感性使个体更易发生内膜异位,免疫功能异常则影响对异位内膜的清除能力。
二、临床表现
1.痛经: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可延至整个经期,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大。2.不孕:异位病灶影响卵巢功能及盆腔环境,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有不孕。3.月经异常: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初筛手段,可发现卵巢部位的囊性包块,囊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2.磁共振成像(MRI):对巧克力囊肿的诊断特异性较高,能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3.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轻度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指标,但特异性不高。
四、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可使用GnRH-a类药物,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使异位内膜萎缩,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丢失等副作用。2.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半根治性手术(保留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选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巧克力囊肿可能影响卵巢排卵及盆腔内环境,备孕前需评估病情,必要时通过手术等方式改善生育条件,孕期需密切监测囊肿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囊肿扭转等并发症。-更年期女性:此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巧克力囊肿可能出现症状变化,需关注是否有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切除以排除恶变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人群:此类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干预,生活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可能诱发内膜异位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