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带菌者飞沫或污染物品等传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早产儿、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孩子风险更高)、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颅骨裂等异常通道及头部外伤手术致颅脑与外界相通增加感染机会)和其他因素(营养不良、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特殊人群方面,低龄婴幼儿要避免去人员密集处,注意卫生,早产儿和患先天性疾病的孩子要定期体检和接种,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孩子要遵医嘱、防感染并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一、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
1.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链球菌常引起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尤其在冬春季,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孩子免疫力低下时,细菌可突破血脑屏障进入脑膜引发炎症。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在冬春季节流行,通过呼吸道传播,儿童是易感人群。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侵袭6个月至5岁的儿童,可通过接触带菌者的飞沫或污染的物品感染。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不足,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孩子,免疫功能更弱,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
3.解剖结构异常
存在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的小儿,如先天性颅骨裂、脊柱裂、皮肤窦道等,细菌可通过这些异常通道直接进入颅内,引发化脓性脑膜炎。此外,头部外伤、手术等导致的颅脑与外界相通,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4.其他因素
营养不良的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化脓性脑膜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体内菌群失调,使一些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增加感染风险。
二、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低龄婴幼儿,由于其免疫力较弱,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早产儿和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预防接种。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呕吐、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孩子,家长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保护孩子,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增强孩子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