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发病因脐部组织薄弱及部分婴儿脐环闭锁不全,腹内压增高时脏器突出;临床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物,婴儿脐疝多为半球形可回纳且可摸脐环缺损,成人脐疝肿物小易粘连;好发于婴儿、肥胖人群、多次妊娠女性;诊断靠体格检查结合必要时影像学检查;治疗婴儿脐疝多数可自愈可疝带压迫并避增腹压情况,成人脐疝多需手术;特殊人群中婴儿脐疝要防过度哭闹保持大便通畅超2岁未愈等需就医,肥胖人群要控体重降腹压,多次妊娠女性产后要锻炼腹部肌肉避免过早重体力劳动。
一、定义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二、发病机制
脐部是胎儿时期脐带脱落留下的瘢痕组织,此处组织相对薄弱。正常情况下,脐环在婴儿出生后逐渐闭锁,但部分婴儿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薄弱,当腹内压增高时(如哭闹、咳嗽、便秘等),腹腔脏器可通过薄弱区突出形成脐疝。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物,直立或用力时肿物突出,平卧休息时可回纳。婴儿脐疝多为直径1~2厘米的半球形肿物,用手按压可回纳腹腔并可摸到脐环缺损;成人脐疝肿物相对较小,疝内容物多与大网膜或小肠粘连。
四、好发人群
1.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因脐部发育不完善,发生脐疝风险较高。
2.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堆积,腹内压相对易增高,增加脐疝发生几率。
3.多次妊娠女性:妊娠过程中腹腔压力持续升高,易导致脐部薄弱区受损引发脐疝。
五、诊断
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医生观察脐部肿物形态,结合患者症状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借助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疝内容物情况及脐环缺损大小等。
六、治疗
1.婴儿脐疝:多数可随生长发育自愈,可采用疝带压迫脐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同时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2.成人脐疝:由于成人脐疝难以自愈且有发生嵌顿的风险,一般需手术治疗,通过手术修复脐部薄弱区以达到治疗目的。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脐疝:家长要注意避免婴儿过度哭闹,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内压升高因素。若脐疝超过2岁仍未自愈或出现嵌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降低腹内压,减少脐疝发生及进展风险。
3.多次妊娠女性:产后需注意腹部肌肉锻炼,促进腹直肌等恢复,同时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内压异常增高引发脐疝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