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症状是什么
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轻时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进行专业救治。通常表现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特殊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冻伤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血液循环,抗休克,抗感染,治疗方法包括脱离寒冷环境、用温水浸泡、给予高热量饮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1.症状轻重与局部和全身因素有关。
局部冻伤: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痒、痛、热。若无感染,数日后症状消失,表皮脱落,不会留疤。
二度冻伤:伤及真皮层。伤处红肿、疼痛、起水泡,泡内液体由清变浊,自觉皮肤发热、瘙痒。若无感染,水疱干涸后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色素沉着,一般不会留下瘢痕。
三度冻伤:全层皮肤冻伤。伤处皮肤由苍白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疱,并有剧痛和感觉过敏。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
四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创面可有黑色或紫褐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有剧痛和感觉过敏。
全身冻伤:患者有寒战、高热、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肾衰竭。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皮肤薄,末梢血管丰富,活动后产热增加,容易发生冻伤。如果发现孩子的手、脚、耳朵等部位发凉、苍白、疼痛,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的末梢循环较差,感觉不敏感,容易忽视冻伤。如果老年人出现皮肤苍白、发凉、疼痛、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发生冻伤。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容易发生感染,应避免冻伤。
冻伤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血液循环,抗休克,抗感染。治疗方法包括:
1.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去除潮湿衣物,更换温暖干燥的衣物。
2.用温水浸泡冻伤部位,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加重损伤。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恢复。
4.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对于严重的冻伤,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总之,冻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及时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果发生冻伤,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