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湿疹是发生在乳房部位累及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肤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湿疹,急性期有红斑密集小丘疹发展为水疱破溃后糜烂渗出伴明显瘙痒,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皲裂脱屑易反复发作瘙痒时轻时重,内部因素有过敏体质、内分泌紊乱,外部因素有局部刺激、衣物材质过敏,好发于哺乳期女性及过敏体质者,诊断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病史,需与乳房部银屑病、乳头湿疹样乳腺癌鉴别,治疗遵循一般原则局部用外用药保持清洁干燥哺乳期兼顾哺乳需求。
一、定义
乳房湿疹是发生在乳房部位的湿疹,属于湿疹这一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性皮肤病的特殊类型,主要累及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肤。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期表现:乳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密集的小丘疹,随后可发展为水疱,水疱破溃后会有糜烂、渗出等表现,伴有明显瘙痒感。
2.慢性期表现:皮肤逐渐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出现皲裂、脱屑等情况,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瘙痒程度时轻时重。
三、病因
(一)内部因素
1.过敏体质:本身属于过敏体质者,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更容易发生乳房湿疹。例如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病史的人群,患乳房湿疹的风险相对较高。
2.内分泌紊乱: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乳房局部皮肤的状态,从而增加乳房湿疹的发病几率。
(二)外部因素
1.局部刺激:乳房局部皮肤受到摩擦,如内衣材质粗糙、过紧等反复摩擦乳房;使用肥皂等清洁剂过度清洗乳房,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都可能诱发乳房湿疹。
2.衣物材质过敏:对某些衣物材质(如化纤材质)过敏,接触乳房皮肤后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乳房湿疹发生。
四、好发人群
哺乳期女性相对多见,这与哺乳期乳房局部潮湿(频繁哺乳、乳汁浸渍等)、婴儿吸吮刺激等因素有关;另外,过敏体质者也是乳房湿疹的好发人群。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依据乳房部位的典型临床表现(如红斑、丘疹、渗出、增厚皲裂等)以及病史等来进行诊断。
(二)鉴别诊断
需与乳房部银屑病、乳头湿疹样乳腺癌等疾病相鉴别。乳房部银屑病有其典型的银屑病皮肤表现特点;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可通过病理检查等明确鉴别。
六、治疗原则
遵循湿疹的一般治疗原则,局部可使用外用药物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同时要注意保持乳房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对于哺乳期女性,还需充分考虑哺乳对治疗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兼顾哺乳需求与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