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咽峡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免疫反应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引发紫癜,有原发病如发热咽痛口腔疱疹及紫癜如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诊断靠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分原发病对症及紫癜对症处理,儿童需密切观察保持口腔清洁等,成人要注意休息复诊等。
一、口腔疱疹咽峡炎引发紫癜的机制
口腔疱疹咽峡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发免疫反应。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渗出到血管外,从而引发皮肤紫癜。此外,病毒感染可能激活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和紫癜形成。
二、临床表现特点
1.原发病表现:患者先出现口腔疱疹咽峡炎相关症状,如突发发热(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可见疱疹或溃疡,好发于咽峡部、软腭等部位。
2.紫癜表现:在口腔疱疹咽峡炎发病过程中或之后,皮肤出现紫癜,紫癜多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瘀点或瘀斑,颜色鲜红或暗红,压之不褪色,常见于下肢等部位,一般无瘙痒等明显自觉症状。
三、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口腔疱疹咽峡炎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等病史。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口腔疱疹咽峡炎的典型体征及皮肤紫癜的分布、形态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血小板计数等情况以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原因;凝血功能检查可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紫癜;病毒学检测可明确是否为柯萨奇病毒等相关病毒感染引发的口腔疱疹咽峡炎。
四、治疗原则
1.原发病治疗:针对口腔疱疹咽峡炎进行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如患者无明显细菌感染证据,一般以对症支持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需基于科学依据选择合适药物)。
2.紫癜对症处理:紫癜一般随原发病控制逐渐消退,通常无需特殊针对紫癜的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紫癜变化情况,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以减轻咽痛及预防口腔感染;注意避免儿童搔抓紫癜部位,防止皮肤损伤继发感染;若原发病症状加重或紫癜范围明显扩大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2.成人患者:成人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机体恢复;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原发病相关症状(如发热、咽痛)持续不缓解或紫癜出现新的变化,应及时复诊;同时,成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抵抗力,但避免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