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脐部侵入引发,该菌为厌氧菌且芽孢抵抗力强,多因接生时用具未消毒致脐部感染繁殖产痉挛毒素致病,通常出生后数天发病有哭闹不安等早期表现及后续痉挛等症状,依据接生消毒不严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预防需推广科学接生及对未严消毒接生新生儿及时脐部处理,护理要安静环境、隔离、控痉挛、支持治疗,新生儿因免疫等发育不完善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孕妇产检应了解接生知识且农村需加强健康教育降低发病风险。
一、定义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脐部侵入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因接生时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器械断脐、包扎脐带等导致病原体侵入脐部并繁殖,产生痉挛毒素而致病。
二、病因
1.病原体特性: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芽孢抵抗力极强,能在未消毒的接生用具、土壤等环境中长期存活。
2.感染途径:主要通过脐部感染,分娩时若使用未消毒的剪刀断脐、结扎脐带的线绳未消毒等,可使破伤风梭菌侵入脐部并繁殖,释放痉挛毒素引发发病。
三、临床表现
通常在出生后4~7天发病,早期表现为哭闹不安、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逐渐出现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现苦笑面容,病情进展可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且轻微刺激(如声、光、触碰等)易诱发痉挛发作。
四、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接生时消毒不严的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若新生儿出现上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抽搐等症状,结合脐部可能存在的感染迹象,可初步诊断。
五、预防措施
1.推广科学接生:在分娩过程中严格使用无菌接生器械,确保接生环境及用具消毒规范。
2.脐部处理:对于未严格消毒接生的新生儿,需在24小时内清洁脐部,并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以阻断病原体感染途径。
六、患儿护理与治疗原则
1.环境要求:保持患儿居住环境安静,减少声、光等外界刺激,避免诱发痉挛发作。
2.隔离护理:严格隔离患儿,防止交叉感染,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操作。
3.控制痉挛:通过合理措施控制痉挛发作,但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疗规范,避免不当用药。
4.支持治疗:给予患儿营养支持等,维持其基本生理需求,促进康复。
七、特殊人群(新生儿)相关注意事项
新生儿免疫系统及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感染破伤风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因此孕妇产检时应了解接生相关卫生知识,农村等医疗条件相对薄弱地区需加强健康教育,确保新生儿脐部得到规范消毒处理,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风险,体现对新生儿健康的人文关怀与医疗防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