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局限性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的赘生物属慢性宫颈炎表现,病因包括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及病原体感染,临床表现有无症状或有阴道出血、白带异常,诊断靠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检查,治疗行息肉摘除术,注意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育龄期和绝经后需定期妇科检查。
一、定义
宫颈息肉是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宫颈外口突出形成的赘生物,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二、病因
1.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长期的阴道炎、宫颈炎等慢性炎症持续作用于宫颈,可促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在子宫有排除异物倾向时,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例如,女性若不注意个人卫生,或经期、性生活等卫生措施不到位,易引发宫颈慢性炎症,进而增加宫颈息肉发生风险。
2.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宫颈后,会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可导致宫颈管黏膜增生,从而促使宫颈息肉形成。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表现:
阴道出血:可出现少量点滴出血,颜色鲜红,或在性生活后有少量出血,部分绝经后女性也可能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情况,这与息肉组织脆弱,受刺激后易出血有关。
白带异常:可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颜色发黄、质地黏稠,伴有异味,这是由于息肉刺激宫颈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常规检查可发现宫颈外口有单个或多个带蒂的肿物或舌状突起,肿物质地软而脆,容易出血。
2.阴道镜检查:借助阴道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宫颈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等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3.病理检查:将切除的息肉组织送病理检查,可明确息肉的良恶性,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的可能,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五、治疗方式
主要治疗方法为行息肉摘除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六、注意事项
1.日常护理: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以减少病原体感染宫颈的机会,降低宫颈炎症复发风险,进而预防宫颈息肉复发或新发。
2.定期检查:尤其育龄期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相关宫颈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息肉等宫颈病变并进行处理;绝经后女性也不能忽视宫颈健康,同样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因为绝经后女性宫颈息肉虽大多为良性,但仍有恶变可能,通过定期检查可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