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体内脏器或组织异常移位形成的病症,常见类型有腹股沟疝等,婴幼儿、老年人等易患,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半岁以下婴幼儿可保守观察,半岁以上婴幼儿及成年人一般建议手术,手术方式有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一、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气有腹股沟疝、脐疝、股疝等。以腹股沟疝为例,多因腹股沟区存在解剖上的薄弱区域,当腹内压增高时,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情况,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就会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处突出形成疝。不同类型的疝气发病机制略有差异,但总体都是脏器或组织的异常移位。年龄方面,婴幼儿可能因先天性的腹壁发育不完善导致疝气,老年人则多因腹壁组织退变、薄弱加上慢性疾病导致腹内压增高而引发疝气;性别上,男性患腹股沟疝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男性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有慢性咳嗽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更容易患上疝气;病史方面,有腹部手术史等情况可能增加疝气发生的风险。
二、疝气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半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其腹壁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强壮,疝气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保守观察的方法。此外,一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2.具体措施:婴幼儿可使用疝气带压迫疝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疝气带,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压迫过紧导致皮肤损伤。同时,要尽量避免婴幼儿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半岁以上的婴幼儿疝气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对于成年人的疝气,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因为疝气一般不会自愈,且存在疝内容物嵌顿等风险。
2.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是将缺损的两端组织强行拉拢缝合。这种手术方式复发率相对较高,但费用较低。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疝修补,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进行操作,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费用相对较高。手术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疝气类型等因素来综合决定。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老年人则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手术安全;女性患者在手术时要考虑到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