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斑痣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多出生时或不久出现淡红等斑片随年龄变化,诊断依临床表现等,治疗常用脉冲染料激光;紫癜分血小板减少性和非血小板减少性,有相应表现、诊断靠相关检查,治疗有原则,特殊人群如儿童、女性、有基础病史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鲜红斑痣
1.定义与临床表现:鲜红斑痣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多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随年龄增长颜色可加深、面积扩大,部分可增厚形成结节。其发病与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等相关,临床通过典型外观初步诊断。
2.诊断方法: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皮肤血管镜等检查,皮肤血管镜可清晰观察血管病变情况以辅助确诊。
3.治疗方式:目前常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利用激光选择性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达到改善外观的目的,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二、紫癜
1.定义与分类:紫癜是红细胞自血管内渗出至皮肤、黏膜下形成的出血性斑疹,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等有关;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导致血管壁结构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
2.临床表现: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大小、形态不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可能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根据病因有相应伴随表现。
3.诊断方法:需结合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骨髓穿刺等,血常规可判断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凝血机制,骨髓穿刺有助于明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4.治疗原则: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病情较轻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如注意休息避免外伤等,严重时可能涉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遵循非药物优先及低龄儿童慎用原则;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针对病因治疗,如血管壁异常相关疾病需处理血管病变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鲜红斑痣患儿治疗时需考虑儿童皮肤特点及耐受情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需谨慎评估能量等参数;紫癜患儿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需特别注意避免外伤导致出血加重,日常护理中要轻柔操作,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等利于血管健康的食物。
2.女性群体:鲜红斑痣女性患者若有美容需求进行治疗时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皮肤状态的影响;紫癜女性患者若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关注经期出血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血管性疾病基础的患者,在面对鲜红斑痣或紫癜时,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需综合基础病史评估病情,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相关指标,避免治疗对基础病情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