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异位症是由皮脂腺发育生理性变异及增生所致的皮脂腺疾病,病因可能与局部刺激、内分泌因素有关,好发于口腔黏膜和外生殖器,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主要靠临床表现诊断,需与扁平苔藓、尖锐湿疣鉴别,无症状者通常无需治疗,有治疗需求者可采用激光治疗等,特殊人群治疗需谨慎。
一、病因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局部刺激:局部慢性刺激(如摩擦、吸烟等)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长期的局部摩擦等刺激可能影响皮脂腺的正常状态,导致其异位增生。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口腔黏膜受到烟雾的刺激,可能增加口腔部位发生皮脂腺异位症的风险。
内分泌因素:有研究推测内分泌因素可能参与其中。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皮脂腺的分布和发育,从而导致皮脂腺异位症的发生。但具体的激素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
口腔黏膜:多见于颊黏膜,其次为唇、舌等部位。表现为针头至粟粒大小、孤立的、稍高起的黄白色小丘疹,散在或群集,一般无自觉症状。
外生殖器:男性多见于阴茎、包皮,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等部位。损害为粟粒大小、孤立的、稍隆起的淡白色或淡黄色丘疹,通常无明显不适。
症状特点: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局部的异物感等而就诊,但症状通常不严重。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医生通过视诊即可发现皮肤或黏膜上的特征性丘疹,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还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病变处有成熟的皮脂腺小叶。
鉴别诊断
扁平苔藓:扁平苔藓的皮疹多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有Wickham纹,好发于四肢屈侧等部位,组织病理学表现有其特异性,与皮脂腺异位症不同。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好发于生殖器部位,损害为菜花状、乳头状等外观,有不洁性生活史,可通过HPV检测等明确诊断,与皮脂腺异位症的表现不同。
四、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由于皮脂腺异位症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即可。
有治疗需求的情况:如果患者因为美观等原因要求治疗,可采用激光治疗等方法。激光治疗可以通过产生的热效应破坏异位的皮脂腺,从而达到改善外观的目的。但激光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并且治疗后需要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皮肤黏膜较为娇嫩,一般不首先考虑激光等有创治疗,优先观察,密切关注病变变化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再做进一步处理。而对于妊娠期女性,若发生皮脂腺异位症,需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充分权衡治疗的利弊,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