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有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头癣等类型且各有表现,诊断靠真菌镜检(取标本经处理镜检菌丝孢子,头癣等有不同表现且儿童采集需轻柔)和真菌培养(接种培养基鉴定菌种),治疗有非药物干预(保持清洁干燥等)和药物治疗(依真菌选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肥胖多汗人群需注意保持皮肤干燥)。
一、真菌性皮肤病常见类型与临床表现
真菌性皮肤病包含多种类型,如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头癣等。体癣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界清晰,边缘有丘疹、鳞屑,中央趋于消退,好发于面、颈、躯干等部位,与接触致病性真菌相关,儿童因皮肤娇嫩、活动易出汗等因素易受影响;股癣好发于腹股沟等部位,呈环状或半环状红斑伴瘙痒,夏季多汗、肥胖人群及青春期男性因局部环境潮湿闷热易患病;手癣多单侧发病,有水疱、脱屑、角化等表现;足癣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角化过度型等,多汗、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者易患,儿童可因与患病家人接触等感染;头癣多见于儿童,包括黄癣、白癣、黑癣等,黄癣可致头皮萎缩、瘢痕性脱发,白癣初期为白色鳞屑斑,黑癣表现为点状鳞屑斑,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头皮易破损等易感染。
二、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1.真菌镜检:取病变部位皮屑、毛发等标本,经氢氧化钾处理后镜检,可直接观察菌丝或孢子,不同真菌性皮肤病镜检表现有别,如头癣白癣可见发外孢子,黄癣可见鹿角状菌丝等,儿童头皮标本采集需轻柔操作。
2.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培养,鉴定菌种以明确致病真菌种类,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培养,儿童标本采集需注意无菌操作。
三、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原则
1.非药物干预:保持病变部位清洁干燥,足癣患者应勤换鞋袜、选择透气鞋袜;体癣股癣患者避免搔抓以防自身传播,儿童需避免用手抓挠患处致感染扩散。
2.药物治疗:依据真菌种类选用抗真菌药物,外用如咪康唑、酮康唑等,严重或顽固者可能需口服抗真菌药,儿童使用抗真菌口服药需严格评估风险,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权衡利弊,优先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感染真菌性皮肤病时需更注重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应选择儿童适用剂型,严格遵循用药安全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孕妇:孕妇患真菌性皮肤病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治疗方式,若需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抗真菌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健康。
肥胖及多汗人群:此类人群局部环境潮湿闷热,易复发真菌性皮肤病,需尤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可适当增加更换衣物频率,选择宽松透气衣物以降低真菌繁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