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轻微脑损伤在意识状态方面可表现为易激惹或嗜睡;肌张力方面有增高或减低;原始反射异常包括拥抱反射和握持反射异常;运动发育上稍显落后。家长需重视,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检查评估,注意护理并密切观察。
一、意识状态方面
新生儿轻微脑损伤时意识状态可能有一些表现。例如,部分轻微脑损伤新生儿可能出现易激惹的情况,表现为比正常新生儿更容易哭闹、烦躁不安,这是因为脑损伤后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还有些可能表现为嗜睡,即睡眠时间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延长,但唤醒后能短暂清醒,这是由于脑损伤后神经功能受到一定抑制,导致新生儿处于一种相对困倦的状态。
二、肌张力方面
1.肌张力增高:轻微脑损伤可能影响到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导致部分新生儿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肢体较硬,活动时阻力增大,比如换尿布时活动下肢感觉比正常新生儿僵硬,这是因为脑损伤后神经传导通路异常,使得肌肉紧张度异常升高。
2.肌张力减低:少数轻微脑损伤新生儿也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的现象,表现为肢体松软,活动时幅度较大且无力,像四肢活动起来不像正常新生儿那样有一定的张力,这是由于脑损伤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正常支配,导致肌肉力量和紧张度下降。
三、原始反射异常方面
1.拥抱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存在拥抱反射,当有外界刺激时会出现上肢先外展后内收握住的动作。而轻微脑损伤的新生儿拥抱反射可能表现为不对称,即两侧上肢反应不一致,或者反射减弱、亢进等异常情况。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对原始反射的调控,导致反射活动出现异常改变。
2.握持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有握持反射,轻轻按压其手掌时会出现手指紧握的现象。轻微脑损伤新生儿的握持反射可能出现减弱,表现为按压手掌时紧握不明显,或者持续时间缩短等异常情况,这也是由于脑损伤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使得原始反射出现异常。
四、运动发育方面
轻微脑损伤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运动发育进程。例如,正常新生儿在相应月龄会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如2-3个月时能抬头等,但轻微脑损伤的新生儿可能在运动发育上稍显落后,比如到了应有的月龄抬头的程度不够,或者肢体运动的协调性较差等,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对肌肉运动的协调控制,从而导致运动发育出现偏离正常的情况。
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出现上述可能的轻微脑损伤表现时,家长应高度重视。要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评估,如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的舒适体位,避免过度刺激,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变化,因为新生儿身体各项机能尚不完善,脑损伤后恢复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新生儿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