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为生育期女性因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正常月经;病理性包括妊娠相关的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胎盘因素,妇科疾病的宫颈病变、子宫病变、输卵管病变,内分泌失调的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及外伤等致局部损伤出血;妊娠期出现阴道出血需重视排查妊娠并发症,更年期女性出现要警惕妇科肿瘤,有妇科疾病史者需及时复诊评估原发病情况。
一、阴道出血的定义
阴道出血是指来自女性生殖道,包括阴道、宫颈、子宫及输卵管等部位的出血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二、生理性阴道出血情况
(一)正常月经
女性处于生育期时,因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发的出血为正常月经,具有规律性,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持续2~8天,经量约20~60毫升,这是受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周期性变化调控的生理现象。
三、病理性阴道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
(一)妊娠相关
1.先兆流产:多见于妊娠早期,因胚胎发育异常、母体因素等导致,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可伴有下腹部隐痛,需结合超声等检查评估胚胎情况。
2.异位妊娠: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部位,如输卵管等,常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多为少量、点滴状,可伴有腹痛,严重时可致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生命。
3.胎盘因素:如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早剥等,妊娠中晚期可出现阴道出血,胎盘早剥还常伴有腹痛等症状。
(二)妇科疾病
1.宫颈病变:宫颈息肉可引起接触性出血,多在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宫颈癌早期可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还可伴有阴道排液等症状。
2.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可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子宫内膜息肉也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
3.输卵管病变:输卵管癌较少见,可出现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及下腹疼痛等症状。
(三)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可导致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常见于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等阴道不规则出血。
(四)其他因素
外伤等也可能导致阴道局部损伤出血,如骑跨伤等。
四、不同人群阴道出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出现阴道出血需高度重视,尤其是有腹痛等伴随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排查妊娠相关并发症,如异位妊娠等,以保障母婴健康。
(二)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时,应警惕妇科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三)有妇科疾病史人群
既往有子宫肌瘤、宫颈病变等病史者,出现阴道出血需及时复诊,评估原发病情况有无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