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肿瘤性因素及其他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感染(如颈部淋巴结炎、颈部淋巴结结核)和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病毒感染);肿瘤性因素包括原发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转移性肿瘤;其他因素包含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清病、药物过敏)、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一、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
颈部淋巴结炎:由口腔、咽部的细菌感染蔓延所致,例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口腔发生龋齿、牙龈炎时,细菌可经淋巴管侵入颈部淋巴结,引发淋巴结肿大,常伴有疼痛、红肿等表现。儿童由于口腔卫生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较易因口腔细菌感染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成年人若口腔或咽部有反复感染,也可能出现此类情况。
特异性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颈部淋巴结结核,多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淋巴结可呈串珠样改变,多见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包括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者等。
2.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除颈部淋巴结肿大外,还可伴有发热、咽痛、肝脾肿大等表现,青少年较为常见,常因密切接触传播。
风疹病毒感染:风疹患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皮疹、低热等症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肿瘤性因素
1.原发性肿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可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青年。
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有血液中淋巴细胞异常增多等表现,多见于老年人。
2.转移性肿瘤: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例如鼻咽癌常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乳腺、甲状腺、肺癌等也可能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时,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逐渐增大。
三、其他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损害表现,多见于育龄女性。
干燥综合征:除口腔、眼部干燥症状外,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好发于中年女性。
2.变态反应性疾病:
血清病:因注射血清、疫苗等引起的变态反应,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表现。
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引起过敏反应时,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抗生素等药物,有过敏体质者更容易发生。
3.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出现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儿童,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