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手术是修复疝气的外科治疗,常见类型有腹股沟疝、脐疝、股疝等,不同类型有对应手术考量,手术方式包括传统、无张力、腹腔镜修补术,适用情况为疝气出现明显症状影响生活时需手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增加腹压行为、观察恢复情况。
一、疝气手术的定义
疝气手术是通过外科手段修复疝气的治疗方法,疝气是指体内器官或组织偏离正常解剖位置,经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形成异常突出,常见类型包括腹股沟疝、脐疝、股疝等。
二、常见疝气类型及对应手术考量
(一)腹股沟疝
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选择,如儿童腹股沟疝多采用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利用其腹膜鞘状突未闭的生理特点,结扎疝囊即可;成人腹股沟疝可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植入人工补片填补缺损)或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
(二)脐疝
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脐疝常可随生长发育自愈,若2岁后仍未自愈或发生嵌顿则需手术;成人脐疝多需手术修复,手术方式包括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等。
(三)股疝
多见于中年女性,由于股管解剖特点,股疝容易发生嵌顿,一旦确诊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多采用疝修补术,需注意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等结构。
三、手术方式简介
(一)传统疝修补术
通过缝合缺损处修复疝气,但复发率相对较高,目前临床应用相对减少。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
利用人工补片填补缺损,减少组织张力,降低复发风险,术后疼痛相对较轻,恢复较快。
(三)腹腔镜疝修补术
通过腹腔镜操作,在腹腔内完成疝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疝、复发疝等情况。
四、适用情况
当疝气出现明显症状,如肿块反复突出、伴有疼痛、嵌顿(肿块无法回纳且伴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影响正常生活时,通常需考虑手术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疝气需综合考虑年龄及病情,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术式,如婴儿期部分脐疝可观察,2岁后仍未自愈或发生嵌顿则需手术,手术中需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优化基础疾病控制,手术方式选择需兼顾手术效果与患者耐受能力,术后需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三)女性
女性疝气需注意疝内容物可能涉及妇科器官,手术中要仔细探查,避免损伤相关器官,术后恢复同样需关注腹压管理,减少复发风险。
六、术后注意要点
术后需注意休息,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同时需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恢复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异常渗出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