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6个月以下婴儿疝气可用疝气带压迫,成人轻度疝气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缓解;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疝修补术,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术后恢复慢、复发率约1%-10%,对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广泛,复发率低,对老年人和特殊病史人群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非手术治疗
(一)婴儿疝气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疝气,由于其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采用疝气带压迫治疗。因为婴儿腹壁肌肉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强,有一定概率使疝环闭合。但要注意疝气带的佩戴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婴儿局部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压迫作用,需密切观察婴儿局部皮肤情况及疝气突出情况。
(二)成人轻度疝气
一些成人轻度疝气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比如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因为长期剧烈咳嗽或便秘会持续升高腹内压,促使疝气突出。同时,可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增强腹壁肌肉力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宜。
二、手术治疗
(一)传统疝修补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疝气患者,尤其是疝环较大或复发疝的情况。通过手术将疝囊高位结扎,并加强或修补腹壁的薄弱区域。其原理是利用自身组织来修复腹壁缺损,不过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复发率约在1%-10%左右。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进行传统疝修补术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避免对儿童腹壁生长造成过度影响。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恢复情况,尤其是切口愈合情况,因为儿童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注意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
成人:对于成年男性,要注意术后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活动,防止疝复发;成年女性则要考虑到妊娠等因素对腹壁的影响,术后需注意身体的恢复调养,以降低疝复发几率。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
1.适用情况: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利用人工合成网片进行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复发率可降低至1%以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疝气,尤其是复发性疝气等情况。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相对较快,能减少因传统手术恢复慢带来的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但在术后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因为老年人愈合能力相对较差,同时要密切观察切口愈合及有无感染等情况,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肺部并发症。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手术前后要密切监测心血管指标,确保手术在相对安全的心血管状态下进行;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切口愈合,术后要注意保持血糖稳定,促进手术切口及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