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主要分为血友病A和B,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因仅一条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即发病,女性需两条X染色体均携带才发病,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不同家庭情况有不同遗传特点,孕期可通过产前诊断技术检测,患者需注意避免外伤。
一、血友病的遗传方式
血友病主要分为血友病A(因子Ⅷ缺乏症)和血友病B(因子Ⅸ缺乏症),其遗传方式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机制
在人类的性染色体中,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为XY。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该X染色体上携带致病基因就会发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均携带致病基因时才会发病,所以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以血友病A为例,假设正常的显性基因用X^H表示,致病的隐性基因用X^h表示。女性的基因型可能为X^HX^H(正常)、X^HX^h(携带者,表型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X^hX^h(患病);男性的基因型为X^HY(正常)、X^hY(患病)。当携带致病基因的女性(X^HX^h)与正常男性(X^HY)生育后代时,子女的基因型及表型情况如下:女儿有1/2的概率为X^HX^H(正常),1/2的概率为X^HX^h(携带者);儿子有1/2的概率为X^HY(正常),1/2的概率为X^hY(患病)。当患病男性(X^hY)与正常女性(X^HX^H)生育后代时,女儿均为X^HX^h(携带者),儿子均为X^HY(正常)。当患病男性(X^hY)与携带者女性(X^HX^h)生育后代时,女儿有1/2的概率为X^HX^h(携带者),1/2的概率为X^hX^h(患病);儿子有1/2的概率为X^HY(正常),1/2的概率为X^hY(患病)。
血友病B的遗传方式与血友病A类似,只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不同位点。
(二)不同性别及不同基因型人群的发病及遗传特点
对于男性来说,只要X染色体上携带致病基因就会发病,而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均携带致病基因时才会发病,所以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在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家庭中,女性携带者可能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后代,导致男性后代患病,而女性后代可能成为携带者或正常。对于儿童患者,若为男性血友病患者,其母亲往往是携带者;对于女性血友病患者,其父亲一定是血友病患者,母亲是携带者。在孕期,可以通过绒毛取样、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技术来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对于有高危遗传风险的胎儿,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继续妊娠等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血友病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注意避免外伤等可能导致出血的情况,因为出血对于血友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儿童患者,由于活动较为频繁,更需加强防护,减少外伤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