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渣鼻
酒渣鼻是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中部,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鼻赘三期表现,其发病与遗传、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微生物感染、皮肤屏障、免疫炎症等因素相关,好发于30-50岁中年人,女性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多见,男性鼻赘期多见,长期饮酒、食辛辣、受温度刺激、精神紧张、有脂溢性皮炎病史等易诱发或加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1.发病部位与表现
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颏部、前额等,一般对称分布。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初期为暂时性红斑,时现时退,遇冷热刺激、进食辛辣食物或情绪激动时红斑更明显,之后红斑持续不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树枝状,主要分布在鼻尖及鼻翼。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有的类似痤疮,但无粉刺形成。鼻赘期,仅见于少数患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由于长期充血,反复感染,导致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皮肤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
2.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酒渣鼻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若家族中有患酒渣鼻的成员,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鼻部的血管对冷热刺激、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反应异常,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情绪激动时面部血管扩张更明显,加重病情。
微生物感染:毛囊蠕形螨和幽门螺杆菌等微生物感染与酒渣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毛囊蠕形螨可寄生于毛囊皮脂腺内,引起炎症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免疫反应等途径影响酒渣鼻的病情。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的屏障功能如保湿、抵御外界刺激等功能出现问题时,容易引发酒渣鼻。比如长期外用刺激性化妆品、过度清洁面部等都可能破坏皮肤屏障,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病。
免疫炎症反应: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在酒渣鼻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炎症细胞浸润等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等一系列症状。
3.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年龄: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由于不恰当的护肤、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患病。
性别:女性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相对多见,而男性在鼻赘期更为常见。这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男性的皮脂腺分泌更旺盛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以及长期日晒等生活方式因素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酒渣鼻。例如,长期饮酒会使面部血管扩张,加重红斑症状;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导致病情波动。
病史:有脂溢性皮炎病史的人群,患酒渣鼻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脂溢性皮炎与酒渣鼻在发病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关联,皮肤的炎症状态等因素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