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化脓性炎症,痈为多个相邻毛囊及周围组织炎症可融合,有浸润性斑块等表现伴全身症状,疖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炎症有小结节等表现,依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早期可热敷理疗,晚期化脓需切开引流并应用抗生素,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常见软组织良性肿瘤,病因不明,好发于肩背颈等部位,表现为皮下局限性肿块,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诊断,小无症状定期观察,大或有症状手术,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影响。
一、痈疖
1.定义与病因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因皮肤卫生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诱发,好发于皮肤厚韧部位(如颈部、背部);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同样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多因局部皮肤擦伤、毛囊堵塞等导致,好发于头、面、颈、臀等部位。
2.临床表现
痈: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的浸润性斑块,边界不清,随后中央区域坏死、破溃,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疖:初起为红、肿、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数日后中央变软,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脓栓脱落后可排出脓液而愈合。
3.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必要时可通过脓液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
4.治疗
早期可采用局部热敷、理疗等促进炎症消退,晚期化脓时需切开引流,同时可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5.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儿童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患痈疖时需警惕感染扩散,需加强局部护理;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低,痈疖易反复发作且恢复较慢。
性别: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皮肤油脂分泌多的人群更易患疖。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皮肤卫生差等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痈疖发生风险;需保持皮肤清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二、脂肪瘤
1.定义与病因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常见软组织良性肿瘤,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脂肪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可发生于身体有脂肪的任何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
2.临床表现
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通常生长缓慢,质地柔软,边界清晰,一般无自觉症状。
3.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可初步诊断,影像学检查(如B超)可明确肿块性质,鉴别脂肪瘤与其他肿瘤。
4.治疗
一般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对于较大或有压迫症状、影响美观的脂肪瘤,可考虑手术切除。
5.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多见。
性别: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肥胖人群脂肪代谢相对异常,脂肪瘤发生率可能略高,建议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
特殊人群:孕妇患脂肪瘤一般以观察为主,手术需谨慎,避免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儿童脂肪瘤需密切观察其生长变化,必要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