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性关节炎因遗传性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致凝血异常引发反复关节内出血,进而出现滑膜炎症、软骨损伤等病理改变,遗传多为X连锁隐性遗传,儿童青少年易因活动多及轻微创伤致出血,急性期有关节肿胀疼痛,慢性期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致关节间隙变窄、畸形,临床表现有关节痛肿、活动受限及畸形,诊断靠家族史、影像、凝血检查,治疗分控制出血、关节保护、手术干预,特殊人群如儿童需防过度活动、女性妊娠监测、老年兼顾其他关节病,预防要避免创伤、定期补充凝血因子减少出血发作。
一、定义
血友病性关节炎是因遗传性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引发凝血功能异常,致反复关节内出血,进而导致关节滑膜炎症、软骨损伤、骨质破坏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关节疾病。
二、病因
1.遗传因素:多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为主,女性为携带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使得凝血功能异常,易发生关节内出血。
2.关节内出血诱因: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因活动较多,易因轻微创伤等引发关节内出血,若未及时有效控制出血,逐步发展为血友病性关节炎。
三、病理过程
1.急性期:关节内首次或反复出血引起滑膜炎症,滑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加,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
2.慢性期:长期反复出血刺激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血管翳逐渐侵蚀软骨和骨质,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屈曲挛缩、外翻或内翻畸形等。
四、临床表现
1.关节症状:早期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儿童患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肢体不等长。
2.畸形表现:病情迁延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外翻或内翻畸形、肘关节屈曲受限等。
五、诊断
1.病史:有血友病家族史及关节出血病史。
2.影像学检查: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MRI可更早发现滑膜增厚、出血等早期病变。
3.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因子Ⅷ或Ⅸ活性降低,可明确血友病诊断并辅助判断病情。
六、治疗原则
1.控制出血: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及时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减少关节内再次出血。
2.关节保护:避免剧烈运动,进行适度康复训练以维持关节功能,降低关节畸形发生风险。
3.手术干预:对于严重关节畸形者,可考虑关节置换等手术改善关节功能,但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状况。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避免过度活动以防关节出血加重,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依据结果调整凝血因子补充方案,保障生长发育过程中关节健康。
2.女性患者:妊娠时需加强凝血因子监测,预防孕期及分娩时出血风险,充分评估妊娠对凝血功能及关节状态的影响。
3.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关节退变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在控制血友病相关关节病变基础上,兼顾其他关节问题的处理。
八、预防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创伤,定期进行预防性凝血因子补充,减少关节出血发作次数,从而降低血友病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