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的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要了解症状表现及相关因素;体格检查重点是右下腹压痛及其他体征;实验室检查发作期血常规等可异常;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等可辅助诊断,需综合多方面结果确诊,怀疑者应及时就医评估。
一、病史采集
1.症状表现:慢性阑尾炎患者通常有反复发作的右下腹部隐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之后转为慢性。在询问病史时需详细了解腹痛的起始时间、部位、性质、发作频率及诱发因素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家长描述的孩子腹痛相关表现及既往是否有类似情况;对于老年患者,需考虑其基础疾病对症状的影响以及病史询问的准确性。
2.病史相关因素: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等,这可能与慢性阑尾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要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肠道疾病史等,这些病史信息有助于综合判断是否为慢性阑尾炎。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慢性阑尾炎患者右下腹常有固定的压痛,压痛部位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检查时要注意压痛的程度、范围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检查时需轻柔且迅速;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腹部脂肪厚度等因素对压痛感知的影响。
2.其他体征:一般来说,慢性阑尾炎的反跳痛和肌紧张不明显,但在合并其他情况时可能会出现。还可进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等辅助检查,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但这些试验对于慢性阑尾炎的特异性相对有限。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在慢性阑尾炎发作期,血常规可能会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但在非发作期,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的变化需要结合其年龄特点来综合判断;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
2.C-反应蛋白(CRP):CRP在炎症状态下会升高,慢性阑尾炎发作时CRP可轻度升高,其变化可辅助判断炎症活动情况。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腹部B超可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慢性阑尾炎患者B超下可能可见阑尾增粗、腔内有粪石等表现,但B超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患者或阑尾位置较深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B超是较为常用且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老年患者若存在腹部胀气等情况可能会影响B超检查效果。
2.腹部CT:腹部CT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结构、周围炎症情况等。能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组织渗出等改变。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在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中需谨慎选择。
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来综合确诊慢性阑尾炎。如果怀疑患有慢性阑尾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