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病程短,多由病原体急性感染及不洁性生活等诱因引发,有明显严重症状,及时有效治疗多数可愈,不及时则可致不良后果;慢性盆腔炎病程长,常由急性未彻底治疗或病原菌持续感染所致,症状相对较轻,易致盆腔组织粘连等,增加不孕、异位妊娠等风险,生活方式对其有影响,患者需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一、急性盆腔炎是什么
急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女性很少发生。病原体主要有外源性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和内源性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常为混合感染。发病诱因包括不洁性生活史、下生殖道感染未及时治疗、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二、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的区别
(一)病程及病因
1.急性盆腔炎:病程短,一般在6个月内,多因病原体急性感染引起,如上述的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的急性侵袭,常因不洁性生活、宫腔手术等诱因促使发病。
2.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多超过6个月,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病原体残留,病情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而是由病原菌持续感染引起,病情逐渐发展为慢性。
(二)症状表现
1.急性盆腔炎:症状较明显且严重,下腹痛剧烈,伴有高热、寒战、阴道分泌物显著增多且可能有异常气味等。
2.慢性盆腔炎:症状相对较轻,多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阴道分泌物可轻度增多,部分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等情况。
(三)体征
1.急性盆腔炎:妇科检查时可见阴道黏膜充血,宫颈举痛明显,宫体压痛,附件区可触及明显压痛的包块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2.慢性盆腔炎: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子宫旁组织增厚、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等。
(四)对生育等的影响
1.急性盆腔炎:若及时有效治疗,多数可治愈,对生育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等严重后果。
2.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容易造成盆腔组织粘连,更易导致输卵管梗阻、输卵管卵巢粘连等,从而显著增加不孕、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因盆腔充血出现经期延长等月经方面的长期影响。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急性盆腔炎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总体遵循上述特点。在生活方式方面,有不洁性生活史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急性盆腔炎的发病风险,而慢性盆腔炎患者需注意避免劳累等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有盆腔炎病史的患者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