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感染破伤风有前驱期和发作期症状,前驱期1-2天,有全身乏力等非特异症状易被忽视;发作期有肌肉强直性痉挛(咀嚼肌最早受累、面部呈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四肢肌肉痉挛可致呼吸困难等)和阵发性痉挛,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各有特点,了解症状对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很重要,出现受伤史伴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尽快就医。
一、前驱期症状
破伤风前驱期通常持续1-2天,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咀嚼时肌肉不如以往灵活,颈部、背部肌肉也有轻微发紧的感觉,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缺乏特异性,可能与过度劳累等情况混淆。
二、发作期症状
1.肌肉强直性痉挛
咀嚼肌:最早受累的肌肉通常是咀嚼肌,患者会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这是由于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导致咀嚼肌持续收缩。
面部肌肉:面部肌肉痉挛可引起面部表情肌抽搐,出现苦笑面容。患者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呈现出类似苦笑的特殊面容,这是破伤风比较典型的表现之一。
颈项肌:颈项肌肉痉挛时,患者会出现颈项强直,头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态。严重时整个身体向后弯曲,形成弓状。
四肢肌肉:四肢肌肉痉挛可导致患者四肢屈曲、僵硬,无法正常活动。若累及呼吸肌,会引起呼吸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这是破伤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阵发性痉挛:在肌肉强直性痉挛的基础上,患者还会出现阵发性痉挛,轻微的刺激(如声、光、接触等)均可诱发强烈的痉挛发作。发作时患者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繁后仰、四肢抽搐不止。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1.儿童:儿童感染破伤风后,前驱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家长忽视。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痉挛发作可能更为频繁且严重。例如,儿童可能在较小的刺激下就出现全身肌肉的强烈痉挛,而且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如减少病房内的光线和声音刺激等,以降低痉挛发作的频率。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感染破伤风后,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前驱期和发作期的症状可能不如青壮年典型,但一旦出现症状,往往病情较重。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恢复能力较差,痉挛带来的肌肉损伤可能更严重,同时在处理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储备相对较低。
3.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破伤风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例如,患有癫痫的患者,破伤风的痉挛发作可能会与癫痫发作混淆,增加诊断难度;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破伤风梭菌后,机体的免疫清除能力较弱,病情容易迁延不愈,而且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总之,了解伤口感染破伤风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一旦有受伤史且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破伤风的可能,尽快就医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