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稍神经炎会引发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及感觉减退或缺失;运动障碍包括肌力减退和肌张力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皮肤发凉、苍白、发绀等皮肤症状及多汗或无汗的出汗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表现有所不同。
一、感觉障碍
1.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患者常首先出现肢体远端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多表现为针刺感、蚁走感、烧灼感、触痛等。这种感觉异常在夜间往往会加重,这可能与夜间人体活动减少,神经敏感性相对增高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种感觉,但会表现出肢体的躁动不安等;老年人可能本身感觉功能就有所减退,但也能察觉到肢体远端的异样感。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饮酒的人群出现末稍神经炎,这种感觉障碍可能会更明显,因为酒精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
2.感觉减退或缺失: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甚至感觉缺失。比如触觉减退,患者对轻触皮肤的感觉变得不敏感;痛觉减退时,对疼痛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这可能导致患者在受伤时不能及时察觉,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进而导致感觉减退或缺失的情况更容易发生。
二、运动障碍
1.肌力减退:末稍神经炎可引起肢体远端肌力减退。轻度肌力减退时,患者可能感觉提物、抓握等动作力量不如以前;随着病情加重,肌力减退明显,可能会出现肢体不能正常活动,如行走困难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肌力减退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比如学步延迟等;老年人肌力减退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都可能受到影响。生活方式中,如果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患有末稍神经炎,肌力减退可能会进展得更快。
2.肌张力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肌张力异常会影响肢体的正常运动协调性,导致患者运动功能进一步受损。对于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末稍神经炎引起的肌张力异常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运动功能障碍。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皮肤症状:患者皮肤可出现对称性的皮肤发凉、苍白、发绀等表现。皮肤发凉是因为神经病变影响了血管的舒缩功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苍白和发绀则与血管的收缩和血液回流异常有关。在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如果患有末稍神经炎,在穿着方面可能需要更加注意保暖,因为皮肤发凉可能会让女性感觉更明显的不适。年龄上,老年人的皮肤本身就相对脆弱,末稍神经炎引起的皮肤症状可能会对其皮肤健康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2.出汗异常:可出现多汗或无汗的情况。多汗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异常增多;无汗则是汗腺分泌减少甚至缺失,这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体温调节。生活方式中,如果患者处于高温环境下,出汗异常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增加中暑等风险。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往往更为常见,出汗异常也可能更加明显,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常累及自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