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急腹症,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引发,典型症状有腹痛、发热、呕吐等。大部分情况下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能去除感染病灶、防止炎症扩散、缓解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常见手术方式有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但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孩子有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时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进行禁食、补液等支持治疗,治疗中需密切观察。低龄儿童及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治疗方案需谨慎考量,治疗期间孩子应卧床休息、合理饮食。手术治疗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并定期复查;非手术治疗后也需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及定期复查,因有复发可能。
一、急性阑尾炎概述
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呕吐等,腹痛通常先始于脐周或上腹部,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1.通常情况:大部分孩子得了急性阑尾炎,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手术能迅速去除感染病灶,防止炎症扩散引发更严重的腹腔感染,如弥漫性腹膜炎等。若不及时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威胁孩子生命。
2.优势:手术治疗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风险。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
三、非手术治疗的情况
1.适用人群:并非所有孩子急性阑尾炎都必须手术。对于单纯性阑尾炎早期,炎症较轻,孩子症状不严重,精神状态较好,且家长对手术有顾虑时,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部分特殊情况,如孩子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也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2.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让孩子禁食、补液等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腹痛是否缓解、体温是否下降等。若病情好转,可继续保守治疗;若病情加重,仍需及时手术。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年龄因素:低龄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但如果病情需要,也不能因年龄小而延误手术。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快,穿孔率高,一旦确诊,多主张积极手术。
2.基础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孩子,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时,需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和获益。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孩子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生活方式:治疗期间,孩子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方面,在禁食结束后,应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五、后续观察与护理
1.手术治疗后: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鼓励孩子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同时,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2.非手术治疗后:即使保守治疗成功,孩子出院后也需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要定期复查,观察阑尾情况,因为非手术治疗后阑尾炎有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