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有静止性震颤多为首发始于一侧上肢远端、肌强直分齿轮样与铅管样、运动迟缓有手指精细动作困难等且中晚期现慌张步态,非运动症状包含感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多汗等及精神障碍有抑郁焦虑等。
一、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多为首发症状,常始于一侧上肢远端,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频率约4~6Hz,静止时出现,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情绪激动时加剧,睡眠时消失。该症状与患者年龄、病情进展等因素相关,随病程延长可能累及其他肢体。
2.肌强直:表现为屈肌和伸肌肌张力同时增高,若患者同时伴有震颤,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称为“齿轮样强直”;若不伴震颤则为“铅管样强直”。肌强直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随病情发展可导致肢体活动受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受影响程度可能因个体体质差异有所不同。
3.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可出现手指精细动作困难,如系鞋带、扣纽扣等;逐渐发展为全面性运动迟缓,表现为面部表情减少,瞬目动作减少,呈现“面具脸”;行走时上肢摆动幅度减小或消失,步伐变小变慢,出现慌张步态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运动迟缓表现更明显。
4.姿势步态障碍:疾病中晚期出现,患者站立时呈屈曲体姿,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启动,身体前倾,步幅变小,越走越快,难以迅速止步,即慌张步态。该症状会增加患者跌倒风险,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影响不同,如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步态障碍加重的情况。
二、非运动症状
1.感觉障碍:常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嗅觉障碍往往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在疾病早期可能就已存在,不同个体对感觉障碍的敏感程度不同。
2.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中出现噩梦并伴有喊叫及肢体舞动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睡眠障碍受患者年龄、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本身睡眠模式可能改变,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干扰其睡眠质量。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便秘:较为常见,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所致,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长期便秘可能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多汗:可表现为局部或全身出汗增多,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性功能障碍: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等,该症状与患者的激素水平、心理状态等多因素相关。
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老年人由于血压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相关不适。
4.精神障碍
抑郁:较为常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活力等,与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运动功能受限等多种因素有关,女性患者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在抑郁表现上有一定特点。
焦虑:可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担忧等产生焦虑情绪。
认知障碍:部分患者在疾病中晚期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相对更高。
幻觉:可出现视幻觉等,影响患者的感知和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