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量多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产后子宫复旧及激素水平波动,病理性因素有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哺乳期产妇及有既往病史产妇出现月经量多需重视,出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处理。
一、生理性因素
1.产后子宫复旧:产后子宫需要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胎盘附着面会发生复旧变化。正常情况下,产后最初几天月经量可能稍多,这是因为子宫收缩过程中,会将宫腔内残留的血液、蜕膜等组织排出,一般持续数天至2-3周左右,随着子宫复旧逐渐完成,月经量会恢复正常。例如,研究表明,多数产妇产后1-2个月内月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子宫复旧进程相关。
2.激素水平波动: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处于调整阶段,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分娩后,胎盘娩出,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然后逐渐恢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出现暂时性增多。比如,有研究发现,产后早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是导致月经量改变的一个重要激素因素。
二、病理性因素
1.胎盘、胎膜残留:如果产后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于宫腔内,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复旧不良,从而引起月经量多,且可能伴有持续的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临床中通过超声检查等可以发现宫腔内的残留组织。例如,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团块,提示胎盘、胎膜残留的可能。
2.子宫复旧不全:子宫肌纤维缩复不好,会使子宫较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量多。常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程过长等情况的产妇。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大小较正常产褥期子宫大,B超检查也可辅助诊断子宫复旧不全。
3.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内膜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发生炎症反应,会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进而引起月经量增多,同时可能伴有发热、下腹部疼痛、恶露有异味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妇科检查子宫有压痛等。
4.子宫肌瘤: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的产妇,产后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量增多。通过B超等检查可明确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哺乳期产妇:哺乳期产妇体内泌乳素水平较高,会对月经产生一定影响,但如果出现月经量多的情况,也需要按照上述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进行排查。因为哺乳期产妇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一旦出现月经量多,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避免因失血过多导致贫血等问题。例如,哺乳期产妇若月经量多持续不缓解,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等,以排除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
2.有既往病史产妇:对于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既往病史的产妇,产后月经量多更需要引起重视。这类产妇产后应密切关注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等变化,因为既往疾病可能在产后复发或加重,导致月经量增多。比如有子宫肌瘤病史的产妇,产后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复查,监测子宫肌瘤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当产妇出现产后月经量多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超声等辅助检查明确原因,然后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