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引起,有内源性、性和间接三种传播途径;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染孩子,但不注意个人卫生,如共用贴身物品、手部带菌清洗孩子外阴、密切衣物接触等可能传染;婴幼儿因皮肤和生殖器官娇嫩、免疫力低,感染风险相对高,儿童接触大量病菌也可能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母亲积极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不与孩子共用物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亲密衣物接触等;特殊人群中,免疫力低的孩子要加强护理,哺乳期母亲治疗选对婴儿安全的药且哺乳前洗手,孩子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传播途径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这种病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内源性传播、性传播和间接传播。内源性传播是因为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可寄生于阴道、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互相传染;性传播是与患病者进行性行为时可能被感染;间接传播则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衣物、坐便器、浴盆等物品而感染。
二、是否会传染给孩子
1.一般日常接触
在正常的日常接触中,如拥抱、亲吻、共同用餐等,通常不会将霉菌性阴道炎传染给孩子。因为这些接触方式并不涉及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特殊情况
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就有可能将病菌传染给孩子。例如与孩子共用毛巾、浴盆、内裤等贴身物品时,假丝酵母菌可能通过这些物品传播给孩子。母亲在给孩子清洗外阴时,如果手部沾染了病菌且未清洗干净,也可能在清洗过程中将病菌传染给孩子。此外,母亲与孩子同睡一张床,且睡觉时衣物接触较为密切,也存在一定的传染风险。
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感染风险
1.婴幼儿
婴幼儿的皮肤和生殖器官较为娇嫩,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感染,可能出现外阴红肿、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由于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搔抓外阴等。
2.儿童期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免疫力有所提高,但如果接触到大量病菌,仍有被感染的可能。感染后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会造成一定影响。
四、预防传染给孩子的措施
1.个人卫生
母亲应积极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同时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要单独清洗,避免与孩子的衣物一起洗涤,清洗后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2.物品使用
不与孩子共用毛巾、浴盆、内裤等物品。为孩子准备专用的卫生用品,并定期进行消毒。
3.手部卫生
在接触孩子尤其是为孩子清洗外阴前后,要认真洗手,避免病菌传播。
4.生活习惯
母亲尽量避免与孩子过于亲密的衣物接触,如不要和孩子穿同一件睡衣睡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对于本身患有其他疾病、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更要注意预防感染。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等。
2.如果母亲正在哺乳期且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在治疗时要选择对婴儿安全的药物,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孩子。同时,在给孩子哺乳前要洗净双手,避免病菌传播。
3.对于已经出现疑似感染症状的孩子,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病情加重。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