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部分,运动症状有静止性震颤(多从一侧手部开始呈“搓丸样”动作等)、肌强直(有铅管样和齿轮样,影响肢体活动)、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姿势平衡障碍(中晚期出现,易跌倒);非运动症状有感觉障碍(早期可能嗅觉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多汗等)、精神障碍(中晚期可能抑郁、焦虑等)。
静止性震颤:多从一侧手部开始,典型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部分患者可累及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等部位,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震颤表现不典型,可能是轻微的手部动作异常等情况,若有家族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儿童或青少年出现手部不自主抖动情况需警惕。
肌强直:患者可感觉肌肉发紧、发硬。查体时可发现铅管样肌强直,若同时伴有震颤则表现为齿轮样肌强直。肌强直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导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穿衣、扣纽扣等日常动作变得缓慢,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较同龄儿童迟缓,比如翻身、坐起等动作较缓慢。
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可能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变慢,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缓慢,患者可能在生活中会发现自己做事情的速度较之前变慢。如果是儿童患者,可能是因为运动迟缓导致学习新的运动技能的速度比正常儿童慢,比如学习骑自行车等新的运动项目时,可能是因为运动迟缓导致学习过程比正常儿童耗时更长。
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中晚期出现,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可能出现平衡障碍,容易跌倒。对于儿童帕金森病患者,可能是在行走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稳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姿势平衡障碍导致。
非运动症状:
感觉障碍:疾病早期可能出现嗅觉减退,这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在出现运动症状前数年就可能存在嗅觉减退情况。对于儿童帕金森病患者,如果存在嗅觉减退,可能是因为帕金森病相关的嗅觉神经受累导致,这可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帕金森病相关的神经病变情况。
睡眠障碍:很多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睡眠中出现梦语、翻身、肢体舞动等,可能会导致患者自己受伤或者影响同床者。对于儿童帕金森病患者,如果存在睡眠障碍,可能是因为帕金森病导致神经系统对睡眠调节功能异常,需要家长关注患者睡眠情况,可能需要在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患者睡眠相关情况。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便秘、多汗、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便秘是比较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患者可能是因为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受累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对于儿童帕金森病患者,如果出现便秘情况,可能是因为帕金森病相关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可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比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等,但具体饮食调整需遵医嘱。
精神障碍:疾病中晚期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幻觉等情况。如果是儿童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相关表现,可能是因为帕金森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功能异常,需要医生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