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和非运动症状(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认知障碍);诊断靠临床表现评估和辅助检查(MRI排除其他,DAT-SPECT/PET评估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病与年龄、遗传、环境等多因素有关;需与帕金森综合征鉴别,疑似应及时就医。
一、帕金森病的常见表现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方面,静止性震颤多为首发症状,常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肌强直表现为肢体发僵、活动不利,检查时可发现铅管样强直或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可出现手指精细动作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困难,逐渐发展为全身性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减少,瞬目动作减少,呈现“面具脸”;姿势步态异常,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病情进展后步伐变小变慢,启动困难,行走时呈前冲步态,难以止步,称为“慌张步态”。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如早期出现嗅觉减退或睡眠障碍,还可有肢体麻木、疼痛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的有便秘、多汗、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精神、认知障碍,多数患者在疾病中晚期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约15%-30%的患者伴有认知障碍乃至痴呆。
二、帕金森病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等,同时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依据上述典型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符合帕金森病的特征。例如,仔细观察患者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表现是否符合帕金森病的特点。
2.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如脑部肿瘤、脑血管病等导致的类似症状。多巴胺转运体(DA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可显示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帕金森病患者可表现为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结合能力降低,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三、帕金森病的发病相关因素
帕金森病的发病是多因素参与的,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变性丢失,患病率逐渐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7%;遗传因素方面,约1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存在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的发病相关;环境因素中,长期接触某些杀虫剂、除草剂、重金属等可能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四、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
需要与帕金森综合征相鉴别,帕金森综合征有明确病因,如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有明确的脑炎病史;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多巴胺耗竭剂等药物史;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有脑血管病病史,如多次脑梗死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表现特点及相关检查可进行鉴别。
如果出现疑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检查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进行干预和管理。对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出现上述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时,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