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外阴炎多由病原体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表现为外阴相关症状;阴道炎有滴虫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细菌性等类型,各有不同病因和症状;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病因及症状不同;盆腔炎由上生殖道感染引起,有外源和内源病原体,分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各异。
一、外阴炎
外阴炎是妇科炎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多由病原体感染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其发病与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比如不注意外阴清洁、经期使用不洁卫生巾等情况易诱发。临床表现主要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在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加重,检查可见外阴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可形成溃疡或湿疹。
二、阴道炎
1.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可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女性感染后阴道毛滴虫能消耗阴道内的糖原,改变阴道酸碱度,破坏防御机制,导致炎症发生。临床症状主要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属于机会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改变,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易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痛,阴道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3.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发病与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三、宫颈炎
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常发生于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等情况的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也可无急性宫颈炎病史而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一些物理因素如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也可引起慢性宫颈炎,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有的可有接触性出血。
四、盆腔炎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病原体有外源性病原体及内源性病原体,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发病与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等有关,此外,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也可诱发盆腔炎。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病情迁延所致,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不孕及异位妊娠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