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痛经(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与普通痛经不同,年龄、生育史等影响)、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等)、不孕(约40%-50%合并不孕,年龄大不孕风险高)、性交疼痛(盆腔腹膜或粘连时深部性交痛,月经前明显)、肠道或泌尿系统症状(侵犯肠道或泌尿系统出现相应症状)等表现;自我检查要注意避免月经刚结束时进行,年龄小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自我检查只是初步排查,发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有高危因素人群应重视定期检查。
一、症状表现自查
1.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常见的症状是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等部位,部分女性可能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疼痛,月经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可持续整个经期。这种痛经与普通痛经不同,普通痛经可能月经初潮后不久就出现,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往往有逐渐加重的过程,年龄、生育史等因素会影响,比如未生育女性相对生育过的女性可能更易出现疼痛进行性加重情况。
2.月经异常:可能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经量增多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等功能,导致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卵巢等部位,影响了激素的正常调节,使得经期超出正常范围;月经周期紊乱则与异位内膜对内分泌环境的干扰有关,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多表现为经期和经量变化,围绝经期女性可能更易出现周期紊乱。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有40%-50%合并不孕。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组织可能会影响盆腔内环境,如改变输卵管的蠕动、卵巢的排卵功能等,从而影响受孕。对于有生育计划且长期未孕的女性,需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年龄越大,生育能力本身下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不孕的风险可能更高。
4.性交疼痛: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盆腔腹膜尤其是直肠子宫陷凹处,或因异位病灶导致盆腔粘连,在性交时可能出现疼痛,多为深部性交痛,月经前性交疼痛更明显。不同性别的女性都可能出现,但女性自身可能更易察觉这种不适,年龄因素也有影响,年轻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若出现性交疼痛需重视排查。
5.肠道或泌尿系统症状:如果异位内膜侵犯肠道,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甚至有周期性便血;侵犯泌尿系统时,可能出现血尿、尿频、尿痛等症状。这与异位内膜生长的部位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若出现这些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的周期性症状,且常规治疗无效时,要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相关脏器的可能。
二、自我检查注意事项
1.自我检查时要注意避免在月经刚结束时进行,因为此时一些症状可能不明显,最好在月经周期中间或接近经期时进行观察。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出现疑似症状,由于其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检查发现异常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一步评估,而不是自行盲目判断病情。
2.自我检查只是初步排查手段,不能仅凭自我检查就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自我检查发现有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清CA125测定等。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或本身有高危因素(如长期月经不调、有盆腔手术史等)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